課程
利美法王澤天 松贊仁波切的佛法開示
Section 18
“唵 啊 吽”種 子 字 的 淨 化 禪 修
持久的專注或靜止(息內/奢摩他) 禪定的開示
我們也許都明瞭到,我們全都有業障及惡緣,因此,
首先,我們必須要培植證悟的意念或菩提心。有一個可行的方法,
現在,我會給你們教導一個,淨化我們身,口,意的靜坐禪修。
首先,我們必須坐在一個舒適的地方,及完全的放鬆自己,
讓心念平息下來,信賴自已的心。如心內沒有什麼,就是沒有什麼。
跟著,我們要談一下禪坐的姿勢。要記住,我們應保持舒適的坐姿,
總體來說,金剛乘有三種禪修的方式:
- 沉默的靜坐,專注,稱為息內或奢摩他。
- 法本的唱誦禪修。
- 咒語持誦與步行禪修。
通常我們在做儀軌的修行時,已包括了上述三種禪修。
六度波羅蜜或完美的成就是:
- 慷慨或布施
- 道德操守或持戒
- 耐性或忍辱
- 努力不懈或精進
- 持久專注或禪定
- 最高智慧或般若
六毒是:
- 愛執或欲望
- 憎恨或憤怒
- 驕傲或自我
- 妒忌或羨慕
- 無明
- 自私或吝嗇
這三種禪修-專注靜坐,法本唱誦與咒語持誦(或步行禪修),
我將說明這“禪定的七支坐法”,這個坐姿,經過數千年以來,
最困難的部份,可能就是雙腿盤坐。
“禪定的七支坐法”亦稱為毘盧遮那佛七支坐。
- 坐姿-最好選擇蓮花坐姿
- 背部-挺直,但不僵硬
- 肩略往後挺
- 雙手位置,有三種:
- 在總體的鬆弛裏,雙手相疊,右掌放在左掌上,大拇指相觸,
掌心朝上,置於大腿上; - 作堅定的決心修練,則手掌心朝下,兩手分別自然平放於兩膝上;
- 那洛六法的禪坐中,手的位置,可以把身體的能量引發及釋放運行,特別是身語意的能量。大拇指按住無名指的底部,其餘手指環繞大拇指並堅定握拳,但不要太緊,雙手朝下並分放置於兩膝上。
- 在總體的鬆弛裏,雙手相疊,右掌放在左掌上,大拇指相觸,
在這裏,我們是用第一種方式,手平放在大腿的上部,不要太低,手腕及手臂放在大腿上,右手放在左手裏,掌心向上,大姆指互相輕輕接觸。
- 頸部向前微傾
- 眼的位置有三種
- 目光朝向我們的鼻尖
- 雙眼輕輕閉上
- 目光直視前方,略低於水平線
以上三種的任何一種方式,皆可適用於本禪修。
- 嘴與舌的位置
嘴可閉上;或微張,有如輕聲說”啊”字,讓空氣可進出。
現在對於適當的坐姿有一個概念,
那些真正想修行禪定的人,一定要領悟以下的西藏諺語,
- “禪定並不是禪定,除非你的禪定已成為習慣,那才是真正的禪定;
當它通過習慣,成為禪定時,那就是絕對的禪定!” - “你必須把心的絨線,拉的不要太緊,也不要太鬆。太緊它就變得太硬,容易折斷,太鬆太軟也容易斷開。當你發現這鬆緊的平衡點時,
就是最真實的禪定了。” - “如果你不攪動水,它自然會平靜與清澈;如果你不擾亂心念,
它就自然會安定,變得平靜與自由。當你到達此種境界時,這就是最終真實的禪定!”
當修行到達此個階段,我們的心念就能自然有序與穩定,
本禪修的觀想是相當簡單,然而效果卻是非常深遠。
首先觀想一個白色的“唵”字在我們的前額。
然後觀想一個紅色的“啊”字在我們的喉輪。
再觀想一個藍色的“吽”字在我們的心輪中央。
接者我們持誦三圈108顆佛珠之數的:“唵 啊 吽”,共計324次。
在第一輪的108顆佛珠的“唵 啊 吽”持誦中,觀想白色的火焰,
在第二輪的108顆佛珠的“唵 啊 吽”持誦中,觀想紅色的火焰,
在第三輪的108顆佛珠的“唵 啊 吽”持誦中,觀想藍色的火焰,
你也可以安靜的靜坐,不用持誦"唵 啊 吽"。觀想這三個種子字在前額,
現在我們會安住在禪定中。
當靜坐結束時,在前額,喉輪與心輪的三個種子字依次序溶解。
觀想前額白色的“唵”字,溶入喉輪紅色的“啊”字。
紅色的“啊“字,再溶入心輪藍色的“吽”字中。
最後藍色的“吽”字,從底部到頂部溶入於無盡虛空中。
以上完成了靜坐的觀想。
如果我們不再繼續作其它包括有迴向的修行,靜坐結束時,
我最珍貴的上師,第八世智根法王總是如此迴向:
願所有眾生快樂;
願所有眾生擁有和平;
願所有眾生遠離苦痛;
願所有眾生安住在完美的寧靜中。
讓我們如佛般去愛;
讓我們如佛般助人;
讓我們如佛般自在布施;
讓我們如佛般服務眾生;
讓我們如佛般拯救眾生;
讓我們在每一個眾生身上,都找到佛。
願無盡如虛空般的眾生健康;
願眾生心無掛礙;
願眾生溫柔與充滿和平;
願所有眾生離苦得樂,永恒解脫!
我鼓勵大家去盡量嘗試這淨化的禪修靜坐,並多多練習。持之以恆一段時間,你將發現靜坐的利益。